板式換熱器的換熱性能主要看板式換熱器的溫度效率和傳熱單元數。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究竟溫度效率和傳熱單元數是如何影響板式換熱器的換熱性能的評價。
板式換熱器的換熱性能主要看板式換熱器的溫度效率和傳熱單元數。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究竟溫度效率和傳熱單元數是如何影響板式換熱器的換熱性能的評價。
一、板式換熱器溫度效率的概念
溫度效率指的是高溫側流體從th1降低至th2狀態與從th1降低至tcl的理想狀態的比。也就是實際板換換熱量與理想板換的換熱量之比。溫度效率也是不同流動方式換熱器的性能比較指標。這里我們就順便了解一下板式換熱器的流動方式。
二、板式換熱器流動方式
按照流動方式分類,可分為順流、逆流、錯流三種方式。順流表示高溫流體和低溫流體朝一個方向平行流動,當兩個流體的流動方向相反時,就是逆流。錯流就是高溫流體和低溫流體在交叉流動過程中進行換熱。
三、三種不同流動方式的板換換熱效率的對比
康景輝從多年的生產運行經驗中,總結出,順流、逆流、錯流三種板式換熱器,錯流板式換熱器的性能居于逆流和順流之間,兩種流體不混合時的性能接近逆流,之后是一種流體混合,兩種流體都混合的性能接近順流。
四、板式換熱器的傳熱單元數
板式換熱器的傳熱單元數NTUp是與傳熱系數、板間流量、通過板間的介質種類有關系,下面分別詳細介紹一下。
1.高傳熱單元數的板式換熱器:板片波紋結構淺密,一般波紋深度在2-2.5mm,板片比較薄,厚度一般是0.5mm,傳熱單元數可以達到8,一般是5,傳熱介質溫降較大,對數溫差較小。主要用在空調制冷、化工等場合。
2.中傳熱單元數的板式換熱器:板片波紋深度在3-4mm,傳熱單元數一般是2-3,目前市面上應用比較多的板換一般都是這種類型,適合很多一般工況的換熱。
3.低傳熱單元數的板式換熱器:板片波紋深度在5mm以上,傳熱單元數一般小于1,主要適用于黏性、纖維性或壓力降要求特別小的場合,比如蒸汽-液體,油-水、油-油,食品,飲料等行業中的兩種介質的熱量交換。
如果是不同波紋形狀、不同板間流速的板換,當板型確定后,板間流速小,壓力降變小,則傳熱單元數數越小;當波紋形狀不同時,大傾角板片和小傾角板片的傳熱單元數特性曲線不同。
此外,還有在不同工藝下的板式換熱器的傳熱單元數,它是工藝要求的溫度變化和對數平均溫差的比值,當對數平均溫差越大,傳熱單元數越小;
板式換熱器的設計過程——在已知溫差比、工藝條件傳熱單元數的條件下,合理地確定其型號、流程和傳熱面積,使工藝條件傳熱單元數=板式換熱器性能傳熱單元數。